- 时间:2017.03.13
- 浏览量:10
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环境和土壤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农业产业的整个行业都开始践行环境保护理念,打造中国绿色农业。国家政策也对节能减排、优化生产等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从多方面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政府的工作中,环境问题也是中心主题
2016年,中国在环境方面取得了进展,例如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并制定了新的指导方针和规定,以取得进一步进展。 关于农业问题,其中大部分重点是农场层面,需要整个农业部门进行协作,以实现所制定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了要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的绿色发展道路,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种、养殖的更严格的法规条例相继出台,以及公众对于环境、食品的关注,这些都对种养殖、饲料肥料企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同时也是机遇。
推动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生产
目前中国农业面对的不仅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还有更严峻的环境安全,种、养殖污染是农业不能回避的问题。粮农组织发布的《2016年粮食及农业状况》中指出,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来自农业,包括林业、渔业和畜牧生产,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牛、羊等反刍动物贡献了大部分的温室气体甲烷,目前行业正在致力于减少每升奶所产生甲烷含量。可通过提高饲料消化率,让瘤胃发酵**化,是有效的减排措施;选择正确形式,适当水平的微量元素效减少粪便中重金属的排放。
畜牧业逐渐规模化,亟待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伴随中国畜牧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壤中的重金属超标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来自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等。砷、铜等重金属污染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畜饲料、粪便。养殖业在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超过一半,禽畜粪便是国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随着生猪养殖的环保政策的严峻,南方多数养猪场面临搬迁、拆迁。
对于这一问题,必须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并且通过有机微量元素的使用,可以降低土壤、水源以及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同时,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畜禽养殖的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提出要求,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限制,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适用养殖场规模大幅降低,新增总铜、总锌、总磷等污染检测项目,并且对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在中国,农业大量施用氮肥,以及持续扩大的禽畜养殖业,是氨污染的**来源。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退化严重、虫害抗药性等问题。因此,必须促进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综上所述,畜牧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各方面着手。也不难看出未来有机肥产业的发展将十分可观,投资建设有机肥加工厂的将会逐渐增多。